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长安网 >>社会治理

“三治”并举 奏响法治乡村新乐章

来源:河北法制报         2022-08-12 14:58

——隆化县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纪实

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絮冬 通讯员 焦军

“各村村民的法治观念都有了特别大的提高。日子好了,干劲儿也更足了。”8月1日,说起这几年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隆化县委书记焦军不禁连连称赞。近年来,隆化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现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正在申报1个;现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个,正在申报5个;建成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今年新培育了5个,切实形成了“巩固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谋划启动一批”的工作新格局。

法治先行 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

“我和朋友们都喜欢去法治广场玩,那有好多画和字,我都学会不少法律知识了!”郭家屯镇河北村一名8岁的小朋友一脸骄傲地仰起头对笔者说道。

多年来,隆化县坚持把提升普法宣传效果、推动法治入脑入心作为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法治宣传阵地的设计和建设上,着重实际效果,因村制宜建设法治公园或法治文化墙等;在宣传内容上,坚持基本法律法规、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积极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村民的法治信仰。同时,隆化县通过安装防诈软件、短信提醒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了村民防范投资高额回报等各类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使村民远离非法诱惑,珍惜劳动成果,靠辛勤付出改善生活条件,促进了家庭和睦和谐。

七家镇西地村满族、蒙古族人口占了全村总人口的30%左右。围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3个内容板块,该村建设了300延长米的文化墙,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图文并茂地进行了宣传教育,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为了让农民群众更易主动接受法治内容,隆化县的法治宣传创作更趋特色化、趣味化,先后创作了《新读“法”:六个为什么》和《新读“法”:为了美丽家园》两本漫画作品,以“小人书”的形式形象地宣传阐释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森林法等内容,不仅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寓法于乐、寓教于乐,深受群众的欢迎,初步形成了具有隆化特色的普法品牌。

规范自治 增强村“两委”抓发展的号召力

“现在生活真是富裕了,几乎家家都开上了小汽车。”谈到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汤头沟镇红山子村村民老李感慨万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村民自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隆化县抓住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契机,严把候选人标准,把能力突出、群众认可、无违纪违法行为的“好人”选为“好干部”,同步健全了各类组织,落实了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了村规民约,使村“两委”成员从上任起,就牢固树立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民主意识,以法律和制度规范行为,更好地发挥了“领头人”作用。同时,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实干意识,激活了谋发展上项目兴产业的内在动力。在工程项目、征地拆迁、政策补贴等涉及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上,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执行,以公开保证公正、公平,以公开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切实让村民在参与、促进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隆化县各民主法治示范村通过参与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矿业、交通运输、零售、民宿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周边村高了10%左右。

德治为基 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公信力

“过去村民法治观念淡薄,村干部的精力都放在处理纠纷上,没法儿谋发展,现在村里乡亲都特别和睦,真是不一样了。”七家镇白杨沟村年过七旬的村支书欣慰地向笔者说道。

近年来,隆化县将理性平和处理矛盾纠纷的人和事树为典型,广泛宣传换位思考、着眼长远的做法,让群众认识到了典型就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可信可学,从而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有了“和为贵、邻为亲”的意识,和气协商解决问题。另外,隆化县在培育村成立了说理委员会,吸纳了不少德高望重、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热心公益的乡贤,当村民遇到矛盾纠纷时,乡贤站在客观角度,既考虑双方“面子”,又找准争执的“里子”,依法、依理、依情进行调解,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消气降温”,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

2021年以来,通过说理委员会的工作,隆化县未发生越级访行为,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切实形成了杜绝陋习、敬业创业、见贤思齐的新风正气。


关键词:“三治”并举,法治乡村 责任编辑:秦浩淼
主管单位:中共承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7008674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