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长安网 >>丹青妙笔

我家的老枣树

来源:河北法制报         2021-11-08 15:10

齐同舟

今年中秋节前的一个周末,因为回村给亲戚家帮忙,顺便到老家看了一下,不为别的,主要是看看家门口的那棵老枣树,看看树上的枣子红了多少,也更想吃一颗红枣,品尝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这棵老枣树是1979年前后,因为盖房的原因,一个远房的爷爷把自留地兑换给我家的,地上带了这棵树,作为补偿,我家给了这个爷爷40元钱。那个年代,40元钱,是我父亲两个月的工资。当时的树身和现在一般粗,据家里的老人讲,这棵枣树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我家里的条件在村里还算不错,因此每年都把枣树伺弄得很好,枣树每年都能结很多红枣。记得有一年打枣,光质量好的就捡了整整两大麻袋。我家在村中间位置,紧挨着村完全小学,学校有将近500名学生。由于我家有一口浅浅的水井,还带着辘轳,因此只要一下课,许多学生就涌进我家喝水。我母亲每天早早地把水瓮打满水等着学生们的到来,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后,枣就成花红的了,学生趁着喝水的时间,还能吃上鲜嫩的枣儿。

说起学生来家里喝水吃枣,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记得有一次,母亲去外村走亲戚把家门锁上走了,傍晚回来后,发现门口、墙外、院子里都是枣树叶子,还有大大小小的砖头瓦块,只是院子里有枣,而门外面没有枣了。我母亲想,坏了,出去走亲戚,没给孩子们留门,准是渴了没法喝水,投枣子解渴吧,心里感到很内疚。从此,我家的大门就一直给顽皮的孩子们敞开着。

20世纪80年代,我和弟弟相继考上了中学,开销也逐渐增大,于是每年的中秋节之前,把枣打了,捡最好的装入麻袋,卖给镇上的供销社。那几年,光卖枣就能挣100元钱左右,来年的学费不成问题了。

后来,我们长大了,各自成家,离开了老家,离开了那棵陪伴我成长的枣树,但每年中秋节,到了打枣的季节,母亲让我们兄弟姐妹都回来,把周围的邻居和放学的学生也叫来打枣。男人们爬上树,拿起打枣杆,噼里啪啦地打起枣来,树下的老人、孩子们一边捡枣,一边快乐地享受着落下枣的“袭击”,过路的乡亲们也乐呵呵地帮忙,品尝着红红的枣儿的甜蜜,享受着中秋团圆的快乐。

老人还健在的时候,每年中秋节过后,都把枣摊放在房顶上晒太阳。满满的一房顶,红红的很有诱惑力,晒干的枣儿也很好吃。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水果,平时吃的零食就全靠它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老人相继去世,我们和子女辈大都到大城市工作定居,很少回老家了。但是,这棵古老的枣树依然在顽强地生长着,依然结红红火火的枣,依然守护着我们红红火火的生活!

关键词:我家的老枣树责任编辑:蒋文军
主管单位:中共承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7008674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