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长安网 >>社会治理

围场“扶贫微工厂”培育“指尖手艺人”

来源:承德新闻网         2020-09-08 14:16

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大素汰村就业扶贫微工厂,农家女袁秀玲和工友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一阵阵机器轰鸣声中,经过五道工序,一个个枕套、肚兜缝纫完成。

“在这里每天工作8小时,和上班一样,我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袁秀玲说,有了这份工作,脱贫有指望了,有了手艺就能走上致富路。

“2019年1月,驻村工作组引荐石家庄一家服饰公司,投资230万元在围场建立了生产基地,采取线上自产自销、线下订单贴牌的运作模式,发展布艺加工业。大素汰村的扶贫‘微工厂’就是这家服饰公司的加工点之一。”河北省商务厅驻大素汰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计卫昂说,驻村工作组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主要抓手,采取“公司+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在扶贫微工厂培育“巧手女工”,让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通过培训合格后正式上岗独立操作,针对我们第一个月加工速度慢的现状,公司每天补助40元,加上我们计件工资,这样最初一个月就收入1800多元。现在,我们已全部实现了计件工资,每月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大素汰村村民徐金华一边工作一边介绍,“在这儿干活开支小,又能顾家,比出去打工强多了。现在,家里每月都有进项,比起以前穷日子显得宽裕多了。”

建设扶贫工厂拓展本地就业渠道,落实扶贫工厂建设运营扶持政策,激发村级扶贫微工厂运转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完善已经建成村级微工厂运营基础,确保30家扶贫微工厂达到并保持投产运营条件,确保主工厂和村级微工厂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不少于200人。

实施“就业创业+扶贫”。围场把稳定就业作为贫困户“拔穷根”的重要途径,采取设置公益性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创业助推三大攻坚行动。2017年至今,已培训贫困劳动力5294人,建设扶贫车间10个,提供公益性岗位5247个,带动10909人实现就业增收。


关键词:围场 “扶贫微工厂” “指尖手艺人”责任编辑:刘悦
主管单位:中共承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7008674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