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12月26日,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承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紧紧围绕“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今年,该市持续深化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排查,强化溯源断源,推动实施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消除污染隐患。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违规开发利用监管,全年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14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1个污染地块纳入全省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已完成修复;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按要求落实21家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企业自行监测及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防范新增土壤污染。
紧紧围绕“确保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深化地下水环境保护。持续跟进地下水国考点位月度水质同步监测,紧盯丰、枯水期考核月水质监管措施落实,升级完善“采测同报双打卡”精细化监管措施,全市8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无新增水质恶化点位;紧密结合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地下水排污单位的监管力度,2024年新增重点排污单位13家,纳入地下水重点排污单位监管的企业总数增至14家;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成果集成更新,梳理汇总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成果报告及项目监测数据,研究谋划重点区划定成果更新修订工作。
紧紧围绕“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立足承德山区实际,坚持分区分类、因地制宜,稳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持续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宜用尽用、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探索实施“小三园+”农村灰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3.9%;全面落实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常态化发现机制,利用国家农整常态化排查app,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现场调研评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第七年保持全域农村黑臭水体问题随查随改、动态随清。
紧紧围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聚焦破解治理难点创新工作思路。“小三园+”灰水资源化利用土壤渗滤模式获准国家级试点并争取典型案例,兴隆县花市村“潮汐式”村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改革惠民举措。深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先后出台《承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评审工作指引图(试行)》《承德市农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规范(试行)》等三个制度性文件,在全省首推《土壤污染状况简易调查报告表》,通过部门联动优化办事程序,有效地降低了调查成本和管理成本;聚焦美丽中国建设探索先试先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细化美丽乡村建设指标体系,遵循分区分类原则,分阶段、分批次推动整县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实现,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印发了《承德市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成为首个启动该项工作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