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在河湖治理中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民间河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管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河湖管护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河湖、珍惜河湖、爱护河湖的良好氛围。今日起,本报推出“我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河湖综合治理系列报道”,以群众参与河湖治理的切身感受为切口,通过河湖等环境和周围群众生活的变化,展现河湖治理的良好效果。
河北法治报记者 王絮冬
夏日清晨的潮河,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轻盈地游动,岸边的杨柳倒影映在河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中。不少居民在岸边散步、健身、拍照。
在这一人群中,有一名身穿红马甲的男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左手提着塑料袋,右手拿着长杆夹子,眼睛不是看向河边的美景,而是盯着脚下的草丛,不时捡起烟头、卫生纸、空饮料瓶……
这名男子就是丰宁满族自治县“爱心E族”志愿者创始人、“爱心E族”志愿者协会会长、“80后”民间河长隋宏悦。
“小时候,这里的河水特别清亮,两岸绿草如茵,呼吸时风都是甜的。”说起为什么要当一名民间河长,隋宏悦感慨道:“长大后,有一天路过这段原本清亮、后来却被垃圾‘入侵’的河流,我很难受,一直想着为保护河流环境做点什么。”
2020年7月,为解决河流污染物排放、河道侵占等问题,丰宁在河湖管理保护中引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了民间河长机制,以提升公众对河流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1年,隋宏悦通过申请、评选,成为一名民间河长。从此,不论严寒酷暑,每天早上6时30分,隋宏悦都会带上“家伙什儿”,沿着潮河两岸开始巡河。
每天3个小时,步巡5公里,成了隋宏悦雷打不动的习惯。他说: “每天都如实记录河流情况,捡拾垃圾,监督非法垂钓、游泳戏水等。”
一次,隋宏悦从市里驱车返回县城途中,看到有几名小学生在河边玩水,便立即下车,将他们劝离。凭感觉,隋宏悦认为这几名小学生还会回来,便到另外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果然,不一会儿,这几名小学生又回来玩水了。他赶紧走上前,将几名小学生叫到岸上,耐心地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课。之后,他开车将几名小学生分别送回了家,并叮嘱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三年间,类似这样的河边安全问题,他解决了近百起。
近年来,丰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民间河长,隋宏悦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一行动。
2022年7月,隋宏悦与大阁镇河长沿潮河巡查时发现,河面上有大量泡沫。“附近肯定有污染源!”他们立即对河道周边进行仔细查找,并没有发现污染源,也没有发现排污口。
这些泡沫是从哪儿来的?他们顺着潮河支流延伸检查,最终发现有部分粪污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河道。这时,他们也发现了远处的一家养殖场。
他们找到养殖场负责人,这名负责人不但不承认,态度还很蛮横,更不配合调查。隋宏悦他们并没有气馁,决定当晚在附近树林里蹲守。
7月的夜晚有些闷热,汗珠不停地从二人额头滚落。当晚9时许,他们发现养殖场工人用小推车将粪污堆置在河边。
事实面前,养殖场负责人终于承认,为图方便,他们没有按环保要求将粪污定点堆放。最终该企业被有关部门处理。
在以后的巡河过程中,他们再没有发现河面上有泡沫。
“民间河长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监督、宣传、问题反馈、生态修复等多重职责作用,为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作出了贡献。”承德市河长办主任傅强对民间河长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隋宏悦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赞誉。在他的影响下,如今,丰宁护河志愿者已经达到320人,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河湖的大格局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