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记者 鲍娜军
“爱护小鸟爱护花,看见垃圾拿走它;观花看景讲文明,滹沱河畔是咱家……”7月19日一早,王鸿海像往常一样,一边哼唱着自己编的小曲儿,一边招呼伙伴出门,直奔太平河上风光秀美的十里花廊景区,开展河道巡查。
今年59岁的王鸿海,是石家庄市鹿泉区民间河长协会的一员。守护身边的碧波荡漾、绿草花红、百鸟争鸣,他很是自豪:“从‘旁观者’到‘践行者’,关心、爱护河湖,义不容辞!”
鹿泉区有主要河道6条、支流17条。点多、线长、面宽的河道管理,急需民间力量加入。今年1月,该区民间河长协会应运而生。在区河长办领导下,这个带着满满爱心、纯公益的民间组织,从最初几人很快发展到53人。在滹沱河、黄壁庄水库、洨河、太平河……他们巡河护河,更对群众宣传护河、保护环境。
其实,在民间河长协会成立前,王鸿海就是一名热心河流环境保护的爱心人士。
2021年初夏的一天,王鸿海骑行路过滹沱河曲阳桥村附近,发现河道有上万只燕子筑巢,赶紧用相机拍了下来。经查阅资料,这种燕子叫崖沙燕,每年4月至6月是繁殖期。
当时,附近正在进行河道架桥修路施工。为避免崖沙燕生活环境受到影响,王鸿海紧急发布燕子筑巢需保护的短视频。民间河长协会会长张英辉立即行动,电话联络、实地勘验、奔走呼吁。他们的行动得到有关部门回应,特意将大桥西移40米,保留几座沙岛崖壁让燕子筑巢、栖息。如今,数千只崖沙燕集体筑巢,成为石家庄山青水绿的一张亮丽名片。
民间河长们有爱心,更有阻止与监督影响河流环境行为的责任心。
今年6月的一天,张英辉带领两名志愿者,到北滹沱河段巡河。突然,发现前方影影绰绰好像有人在电鱼。“住手!不能电鱼!”张英辉大喊一声,跑步上前。果然,有两人正用电瓶违法电鱼。“这样做危害太大了!”喊停电鱼人,张英辉忙将电鱼弊端说个透:电鱼会把大小鱼和其他生物都电死,对生物多样性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大量死鱼沉入水下,腐烂变质会损害水质,造成水污染;如果不小心触电,会造成人身伤害。
“你们是干吗的?”电鱼人不听劝告,拧着脖子怒道:“关你们什么事!”张英辉见他们不听劝,便使出“杀手锏”:“再不停止电鱼,马上打电话给渔业部门处理!”见他们来真的,电鱼人语气立时软了下来:“好,不电了,你们也不要打电话了。”
在纠正影响河流环境行为的过程中,民间河长们既讲理讲法,又注重感情。
今年6月23日,民间河长高挪成、张东海巡守古运河时,发现一老农正在往河里倒秸秆,忙劝阻道:“大爷,不能倒!会阻塞河道、污染水质的。”“咋不能?堵不住河!”老农不以为然。高挪成并不气馁:“国家花那么大力气把河道治好,咱这样做,破坏环境、污染水,合适吗?”听完高挪成的话,老农停了下来。
高挪成二人见状,赶紧上前帮忙,一边将秸秆推到玉米地边,一边说:“等秋收后可以撒地里做肥料。”老农彻底服气了,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好样的!”
“民间河长们在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中,身体力行在做、心平气和在讲、广而告之在宣传,助力家乡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谈起民间河长的工作,鹿泉区河长办工作人员王海鹏话语中透着自豪,更对将来充满信心:“大美鹿泉,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