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长安网 >>精彩瞬间

忆姥姥

来源:河北法治网         2025-04-25 15:15

□ 葛国彦

我从小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和他们感情很深。虽然姥姥离开我已经20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今又想起,情不自禁流诸笔端。

姥姥去世时已是97岁高龄,她的长寿与她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姥姥的父亲在村里行医,乐善好施。在那个年代,姥姥不仅有自己的名字,还上过学,并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在她父亲的影响下,姥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一户人家有几个儿子,轮流供养他们的母亲,由于各种原因,轮到其中一个儿子那里卡住了。姥姥知道后,去和这家儿媳妇说和,让她体会婆婆的难处,最后做通了工作,解决好了这位老人居住和赡养问题。

姥姥识文断字,重视教育。姥姥小的时候上过私塾,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常见字都能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号召下,还在村里的扫盲班当过老师, 教村里不认字的妇女识字。姥姥有六个女儿,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都让她们上学,其中三个闺女当过老师。我父母结婚时,当时妈妈是村里的教师,爸爸在外地医院工作,一年最多回来一次。照顾我和妹妹的都是姥姥、姥爷,给我们做饭、讲故事,一直到1980年我父亲调回家乡医院,一家人才团聚。

姥姥生活规律,勤劳能干。“黎明即起,洒扫庭院”是我小时候常听她说的一句话。姥姥从不睡懒觉,每天早早起来,梳头洗脸,整理家里的卫生。一日三餐也很是规律,再好吃的饭也不贪吃。姥姥针线活好,自己会裁衣服、剪鞋样,半天就能做一件棉衣,我们一家人过冬的棉衣都是出自姥姥之手。村里很多人找姥姥裁衣服,她从来不嫌麻烦。因为有姥姥的帮助,我妈妈没有学会针线活,成了妈妈的遗憾。

姥姥爱好戏曲,博闻强记。姥姥一辈子爱看戏,那时文化娱乐活动少,戏曲成了主要的文化活动。豫剧电影《朝阳沟》上映后,姥姥看了很多遍,戏词大多都记熟了。姥姥80多岁的时候,一个亲戚和她聊天,为逗姥姥开心,说:“大娘,《朝阳沟》我记不清了,你还知道不?”姥姥张口就来了一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知心话”。姥姥让我爸给她买回来戏曲书籍,没事时就看看。小时候过年村里唱戏,姥姥总是领着我一起去看。在姥姥的熏陶下,我也爱上了戏曲。

我时常怀念和姥姥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姥姥用慈爱包裹着我们,用勤劳善良教会我们去关爱亲人。每当想起姥姥,都想给天堂的姥姥说一声:姥姥,我爱你!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姥姥责任编辑:孙颖
主管单位:中共承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7008674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