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浩 河北法制报记者 李胜男
近日,在隆化县张三营镇汤头沟村村委会大院,来自承德法院系统的基层法院院长、法庭庭长和特邀调解员代表150多人相聚在这里,紧紧围绕“乡村要振兴、法治作保障”主题,边观摩、边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不仅学到了解纷经验,更明确了努力方向。
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乡村振兴中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于担当,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积极推行“一村一法官”,选派法官和法官助理下沉乡村,联合特邀调解员,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
“一村一法官” 服务乡村振兴
“承德地域广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客观上给群众普法释法带来不便。”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勇介绍说:“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以基层法庭为主,选派442名法官和法官助理与全市2459个行政村进行定点包联,在村委会设立法官工作室和公示牌,公开法官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畅通联络渠道,群众有需求可随时联系到包联法官。”
包联法官定期与村“两委”班子进行工作交流,加强与村委会沟通联系,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和群众司法需求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为农村产业发展、村规民约制定等提供法律咨询、着力保障乡村振兴。他们通过推进会、座谈会强化协调,对接建立乡村解纷力量信息平台,做到纵向对接、横向交互,矛盾纠纷化解协调联动,使矛盾纠纷化解到村。
“包联我们村的法官王鹏程每星期都来一趟村里,还公示了联系方式。”兴隆县蓝旗营镇西台子村村委会委员、特邀调解员强万里介绍:“每当遇到法律问题,我们都随时与他沟通联系,在王法官法律指导下,我两次获得调解能手称号,还在市中院组织的调解员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截至2023年2月20日,人民法庭选派442名法官到法官工作室4655次,接受群众咨询6771次,就地化解纠纷2265次……”在2023年2月12日召开的承德市人民代表大会上,院长李勇所作的工作报告受到人大代表高度评价,获得全票通过。
法官下沉 纠纷化解在基层
“群众有咨询,他们随问随答;群众有矛盾,他们委派特邀调解员及时化解;村里发生难解纷争时,他们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帮助群众释法明理,化解纠纷。”承德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尹淑兰介绍,包联法官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本职工作重要内容,坚持不懈,服务乡村振兴。
2014年6月,围场半截塔镇的2个村6个居民组223户村民分别与某公司签订长期《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然而,自2019年起,该公司开始拖欠村民相关地租和田间管理劳务费。村民多年未领到土地租赁费,数次找到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给付拖欠地租和劳务费、恢复土地原状,但均协商未果。眼看赖以生存的土地无人耕管、日渐荒芜,村民们心急如焚。
2022年7月,包联法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村委会提出风险防控预案,与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同时协调2名法律援助律师和3名包联法官、11名特邀调解员展开工作。
为了不耽误村民生产生活,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等避开农忙时间,选择在傍晚入户核实信息,他们仔细核对承包地亩数和拖欠地租数额,适时统一到村委会集中制作调解笔录并送达相关文书。
在调解现场,村民们主动打开车灯,为法官与调解员们照亮,聚在一起旁观着办案过程。在不影响其他案件办理进度的情况下,办案小组抢抓村民空闲时间,将223起纠纷案件成功化解在诉前,使得闲置的1697亩土地重新流转,挽回经济损失216.7万元。
一年多来,承德全市包联法官为村委会提出司法建议29份,风险防控预案4份、风险提示函1份,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63份,创建无诉讼村583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3.71%,群众文明程度和法治观念得到加强,村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范振喜对前来征求意见的滦平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建龙一行表示,“一村一法官”是一项接地气的好举措,不仅能真正为村民办实事,还拉近了法院与村民的距离。
联调共治 推进和谐乡村建设
“化解矛盾纠纷是个系统工程,仅靠法官单打独斗远远不够,我们在主动融入党委政法委主导的综治中心基础上,在全市聘请了3058名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承德市中院民一庭庭长张小健向记者介绍。
滦平县巴克什营集中污水处理工程,涉沿线村庄等众多项目及村落,占地近100亩,项目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对解决巴克什营镇综合生活污水排放及污染问题,以及改善潮河干支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山神庙村是该工程管道铺设的重点路段,占地涉及众多村小组、村户,存在土地权属、拆墙、伐树等一系列问题。
巴克什营法庭庭长、包联山神庙村法官姚金丽积极作为,主动与特邀调解员王占凯、丁奎民联系当地政府,加入以乡镇党委政府、辖区派出所、施工单位等为成员的工作小组,通力合作、建言献策,协助拟定了征地补偿方案,发挥特邀调解员本乡本土、人员熟识、德高望重优势,逐家逐户做通村民工作,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为提升特邀调解员的调解能力水平,承德市中院仅2022年就4次通过视频形式,对所有特邀调解员进行了培训,通过法官讲课、优秀特邀调解员介绍经验,不断提高调解人员能力水平。
承德市各基层法院还通过线上线下、现场传帮带、微信分享调解经典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特邀调解员能力素质,去年以来培训达127场次。为激励调解员工作热情,承德市中院对2名金牌特邀调解员、10名优秀特邀调解员进行了表彰奖励。
“我们将继续聚焦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认真总结谋划,更好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李勇语气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