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承德长安网 >>平安承德

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来源:河北法治报         2025-03-28 16:27

  隆化县检察院健全制度机制

  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近年来,隆化县人民检察院凝聚全院信访矛盾化解合力,强化领导包案接访,用好上门听证、司法救助、检察建议等职能,为群众积极化解信访矛盾纠纷。2024年,该院荣获承德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隆化县检察院坚持“全院一盘棋”的大信访工作格局,明确全院各部门和干警“处处都是接待室,人人都是接待员”,建立每案必评矛盾纠纷风险预警工作机制,全院各部门对所有进入检察环节的案件均进行信访矛盾研判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了信访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在办理的李某遗弃案中,该院坚持“一案一策”制定预案,邀请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针对被害人属于残疾人的现状,依法开展司法救助,促成了不起诉人与养老中心双方达成和解,使矛盾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隆化县检察院进一步完善了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定点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推动信访案件办理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该院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5人次,对信访事项七日内程序回复及三个月内实体性回复答复达到100%。了解到苏某不服检察机关对涉嫌故意毁坏财物一案不起诉决定长期信访,该院领导开展上门接访,认真听取申诉理由,耐心释法说理,使长达多年的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化解。

  立足以公开听证提升检察公信,隆化县检察院积极探索“简易听证+上门听证”,引入第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对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和释法说理,把听证室搬到信访人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3件。该院联合县司法局成立了“检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检察院“一乡镇一检察官”和乡镇司法综治中心,建立了检调对接工作站25个,及时派出检察官参与信访矛盾调处,耐心细致开展普法宣传和释法说理工作,化解稳控涉法涉诉信访矛盾3件。

  隆化县检察院以司法救助彰显检察关怀,积极探索构建了以控申部门为主、业务部门相互协作的司法救助内部信息共享衔接机制,形成联动救助一体化工作平台,并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健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1+N”救助衔接机制,对于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检察机关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将案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2024年以来,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1件,并申请联合救助 17件,发放救助金14.2万元。在一起故意杀人案中,被害人的儿子系在校高中生,女儿为智障人士,该院在进行司法救助的同时,申请承德市检察院联合救助,并联系民政、教育等部门对其家庭进行了救助。与此同时,该院和妇联还将共同对上学的孩子进行跟踪帮助至高中毕业,避免其因案失学。

  为促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隆化县检察院对化解信访矛盾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信访背后的法律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聚焦监督监管漏洞风险隐患,深入开展行业整治,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对小旅馆经营活动监管不力、对看守所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9件,监督纠正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实现了治罪与治理、治标与治本并重。

  为促进公正规范司法,隆化县检察院勇于自我监督,建立健全反向审视成果运用机制,落实反向审视提醒制度,对前端办案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函提醒、督促纠正,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产生矛盾纠纷增量。该院制定落实《隆化县检察人员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行为指引清单(试行)》,落实了“空白”填报三级谈话机制,督促干警填报重大事项59件。该院制定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梳理了不同岗位可能发生不廉洁现象的“风险点”88个,制定出台防控措施173项,有效防止了履职不当引发的次生矛盾。


关键词:矛盾纠纷 责任编辑:秦浩淼
主管单位:中共承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7008674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