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勇
近年来,平泉市紧紧围绕食用菌特色产业,持续深化法治服务保障措施,大力实施“1+2+3”工作机制,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建强一个堡垒,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平泉市紧紧围绕“法治强、产业兴、群众富”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法律明白人”的模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带头调结构、带头搞示范、带头闯市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带三培”活动,突出发挥越来越多有党员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的法治护航作用,将党支部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法治堡垒,依法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企业+基地”等模式,推动形成“支部领合作社,合作社建基地,基地联党员,党员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7亿袋,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实现夏季香菇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搭建两个平台,提供专业法治服务。平泉市创新组建“菌之都”法官联合工作站,打造“1+N+N”工作模式,有效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法律专业资源,建立由市法院主导,司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N个行政机关协同,选聘既有行业技能又有丰富调解经验的N名特约调解员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诉讼关口前移,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诉中、判后调解,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等司法服务,有效阻断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去年以来,工作站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2件、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850余万元,驻站法官的工作信息,相继被央广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该市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内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结合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改进意见,有效规避食用菌产业在经营发展中的法律风险,推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在法治护航之下,平泉食用菌产业集群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
健全三个机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平泉市健全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强化企业法律顾问的配备力度,着力选聘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全市206家食用菌企业共聘任法律顾问22人,实现企业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该市全面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畅通行政执法监督举报渠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健全完善涉企行政执法定期回访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进实施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平泉市行政执法监督专家库,定期参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协调解决重大行政执法争议,有效保障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公开透明运行。该市深入开展涉企法治体检活动,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紧紧围绕法律政策宣讲解读、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控化解等方面,通过实地座谈走访、专题研讨、咨询解答、法治宣传等方式,定期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