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制报记者 王絮冬
9月14日,走进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一片欢声笑语,近40名外地游客正在稻田画观景台拍照打卡。
“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游客了,再过几天就该秋收了。东风村在丰富农旅结合方面,新建观景台1处,修建文化长廊33米,打造稻田画1处,目前亲子乐园、观光栈道、观景台、5处原生态民宿已经建成,伊逊河水流域治理、田间路改造提升、稻田文化创意等6个总投资5500万元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集水稻产加销、旅游观光、乡村民宿等于一体的农旅结合和美乡村已初具模型。”张三营镇党委书记陈志强向记者介绍。这个如今农旅业渐具规模的小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稻米之乡”,2022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今年36岁的贾万龙,两年前放弃城里稳定的工作,返乡整修房屋、包地种粮。“当时包了30亩水稻田,镇里统一规模化种植,可比以前强多了。我还经营了两处农家院,收益也有了明显增加。”贾万龙说,可这期间,他也遇到过为难的事,“农村的旱厕问题,时常困扰一些来旅游休闲的游客,他们拍了照就走,我们是干着急没办法”。
为探索出真正适合高寒、缺水山区的改厕模式,东风村以“厕所革命”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维监管“五项机制”,实现了农村厕所长效管护。 为做好东风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隆化县财政投资100万元、镇投资50万元、村民自筹50万元共计200万元,将农村厕所粪污清掏纳入第三方服务,新购置大型吸粪车3辆、小型吸粪车20辆,以“小车抽、大车运”方式实施整村集中清掏,降低清掏价格。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解决该村改厕后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县财政投资100万元,新建月处理能力600吨人居粪污处理中心1处,产生的液体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还田,让农村人居粪污“变废为宝”。
重建轻管、只建不管、建而不用,提起农村改厕,很多人认为,后续运维管护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痛点”。在探索长效管护新路径上,东风村建成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监管平台,将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农村公厕管护等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系统,从户厕总数、抽厕总数、维修总数,到报修、报抽、综合满意度,再到粪污处理站数、抽粪车数、抽粪车运行轨迹……各类信息一目了然,精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智慧管理。
“等你们明年再来我们东风村,我们将进一步把产业链拉长,带着村里人,把种的粮食做成品牌,卖到全国各地。”陈志强踌躇满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