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我们这些居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和谐的社区治理氛围。”4月24日,丰宁满族自治县新丰路街道滨河社区的老党员刘大爷赞叹道。近年来,滨河社区创新构建“1123”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一家、一网、两会、三平台”服务机制,精准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实现了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零距离”对接,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截至今年4月上旬,该模式已惠及辖区1万余名居民,化解矛盾纠纷46起,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家”即党群共建,打造“幸福之家”。滨河社区管辖两个小区,创新构建了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七位一体”的治理架构,通过让特殊群体感到“有家”,引导辖区党员志愿者“顾家”,组织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管家”,教育广大居民“爱家”,协调辅警、物业公司24小时“护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乐家”六大主题活动,形成了党员先锋引领、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该社区联合5个驻区单位实施“双报到”“双服务”机制,278名在职党员通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签订了《双向服务承诺书》,累计完成代购代办等民生服务3200余次。
“一网”即四级网格,架起“彩虹桥梁”。滨河社区积极建立了“党组织书记—支部委员—网格长—网格员”四级管理体系,将0.4平方公里、4456户居民细划为2片、10区、55个网格,专门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盲区”的精细化服务网络。通过55个网格微信群搭建数字治理平台,累计采集居民信息3926户,解决小广告治理、惠民政策传达等民生问题127项。网格员队伍创新“早巡夜访”工作法,今年以来,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23起,上报好人好事378件。
“两会”即双轨议事会,破解治理难题。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解决居民身边的实际问题,滨河社区创新设立了“居民议事会+红色议事会”双轨协商机制。由社区党员、物业代表等24人组成居民议事会,通过“随时说事”制度处理日常事务。针对复杂问题,由社区支部委员、物业与业委会党员代表与驻区单位负责人等9人组成红色议事会,实施“一事一策”攻坚。两年来,社区累计召开议事会议106次,成功调解车位纠纷、装修扰民等矛盾46起,实现了居民诉求高水平闭环处理。
“三平台”即创新服务平台,激发治理活力。滨河社区创新打造的“123”主题党日平台,即年初按一个时间轴,列出每月主题党日计划,按时序进度扎实推进。同时,社区组建党员、青年、文化三支志愿服务队,398名志愿者通过设立“党员红枫承诺树”和“志愿者长青承诺树”开展常态化服务;创新“微志愿、微服务、微储蓄”服务平台,依托“心愿小屋”收集解决微心愿22个,“道德银行+”存储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好人好事378人次,有效引领了社区新风;创新“敬老慈孝”平台,针对辖区901名老年人推出“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助娱”七项服务,创新“时间银行”存储照护时长2300小时,开展“喜乐夕阳”四大品牌活动,年均组织健康讲座、文艺展演等活动超200场次。